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与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25年招聘联合培养博士后启事
信息来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作者:博士后招聘网 | 时间:2025-10-29 10:39
为培养复合型青年人才,实现资源整合、学科交叉和成果转化,推动超声医学领域的原始创新与临床应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简称“重医附二院”)与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简称“重点实验室”)联合面向海内外公开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诚挚欢迎优秀青年博士加入!
一、招聘对象及条件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具备扎实的研究基础和较大的科研发展潜力;
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含35岁),身体健康;
获得博士学位,且获得学位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
人事关系与档案须转到重医附二院管理;
申请以下各类别博士后,需满足其中一项条件:
A岗:
(1)近三年发表位于中科院1区的科研论著1篇且影响因子≥20;
(2)近三年发表科研论著累计影响因子≥30,其中有2篇论著位于中科院1区且单篇影响因子≥10;
B岗:
(1)近三年发表位于中科院2区及以上的科研论著1篇且影响因子≥8;
(2)近三年发表位于中科院3区及以上的科研论著2篇且每篇影响因子≥5;
Ps:申请人发表的科研论著须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若为共同第一作者须排名第一,若为共同通讯作者需排名最后;论著影响因子和论著所属期刊分区均指发表当年标准。
二、培养模式
博士后培养周期为3年,可申请延期,博士后在站期间由重医附二院和重点实验室联合培养,博士后进站后享受重医附二院博士后待遇支持以及科研绩效激励。
三、博士后待遇
1、全职博士后在站期内,实行年薪制,根据岗位分为A岗:60万/年,B岗:40万/年。3年期。可申请升岗出站。根据科研产出,享受与职工同等的高水平科技成果奖励。
2、医院提供科研启动金:A岗60万,B岗30万。
3、博士后在站期内,额外提供1套博士后公寓拎包入住或2000元/月的住房补贴。
4、博士后在站期间,满足相关条件可申请站中进编。
5、可参照相关规定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6、允许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从事临床医学博士后研究工作
7、博士后出站留院后,可申请医院人才培优项目,入选后可享受不低于300万元的经费资助。
四、博士后合作导师研究方向
01、何大维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儿科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泌尿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临床标准委员会常委;重庆市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科技部重大专项子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1项。其中获重庆市中医药创新团队建设项目资助一项:新型靶向递送中药制剂研发创新团队。所带的硕士和博士获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3项。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医学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创新性成果被JUrology,BJUINTERNATIONAL,JPediatricSurgery等业内权威SCI期刊收录。作为通讯作者和主要负责人制定了“隐睾诊疗的专家共识”、“小儿肾积水的专家共识”等国家级标准;参与制定了“小儿膀胱输尿管返流的专家共识”、“儿童肾母细胞瘤诊疗专家共识”和“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诊疗专家共识”等国家级儿童疾病诊疗标准,并在全国范围内应用。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华医学会科技成果三等奖等省部级奖项5项。重点开展中西医结合泌尿生殖疾病的微创精准诊治,以及中西医结合实体肿瘤全周期管理。致力于原位组织再生、肿瘤干细胞发生及靶向药物研究,以及中药制剂的研发创新治疗研究,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科研与临床研究。
02、王智彪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超声医疗国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突出贡献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国际微无创医学会荣誉会员、理事,中国科协科普中国专家,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重庆市院士专家科普讲师团成员。主持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2项,“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Radiology、Ultrasoundsonochemistry等杂志发表SCI论文70余篇;作为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国外发明专利24件,国内发明专利25件;主编代表性专著5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创新争先奖,国际聚焦超声基金会临床应用奖,重庆市科技突出贡献奖,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重大科技成果奖,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等省部级及以上奖项9项。长期从事妇产科学、超声治疗学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在超声治疗领域坚守原创之路36年,研制出中国首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大型医疗设备——海扶刀®。实现了超声治疗领域基础研究、技术研发、设备研制、临床应用、标准/共识/指南制定等系列“从0到1”的突破。
03、陈阳美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神经医学中心主任,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带头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应急救治专家组成员。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英才名师名家。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癫痫与脑电图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介入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市抗癫痫学会副会长,重庆市老年医学会心脑血管疾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神经科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神经内科医师协会副会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参与科技部攻关项目3项,参与了多项国内癫痫相关临床指南及专家共识的编写,担任《癫痫与临床神经电生理杂志》副主编、《癫痫杂志》编委、《Actaepileptologica》编委。在各级刊物包括JAMA、NeurochemResearch、Epilepsia、BrainResearch、EpilepticDisord等共发表论文200余篇,参编全国性神经病学著作30部,主编《癫痫治疗学》、《神经病学疑难病例剖析》等。作为主研之一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等。重点开展难治性癫痫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致力于癫痫与难治性癫痫的诊断、治疗以及临床研究。
04、董晓静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主任,重庆市医学领军人才,国家药监局核查中心药物临床检查专家。重庆市卫生健康系统先进个人。重庆市“三八红旗手”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委员,重庆市医学会优生优育学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医学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作为第一执笔人和主要负责人撰写了“早期妊娠手术流产围术期女性生育力保护中国专家共识”、“妊娠早期胎盘绒毛植入诊治专家指导意见”等国家级计划生育相关诊疗标准;参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医药行业标准制定。参与撰写“中国女性乳腺癌患者绝经生殖泌尿综合征管理专家共识(2024年版)”和“女性生育力保护数字化医疗服务专家共识”等国家级妇产科疾病诊疗标准,并在全国范围内应用。重点开展基于进化生物学与人文医学融合的头位难产研究,以及胎盘结构功能与母胎相关疾病的研究。致力于人源化胶原蛋白在妇产科领域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以及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技术在妇产科领域的临床队列研究。
05、印国兵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主任。重医附二院宽仁英才--骨干人才。重庆抗癌协会甲癌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重庆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乳腺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甲状腺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甲状腺疾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乳腺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健康促进会普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肿瘤学专委会乳腺癌学组副组长,重庆市医学会微创外科专委会乳甲微创外科学组副组长。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庆市科委、重庆市卫计委、重庆市教委等部门资助的乳腺甲状腺相关科研项目7项,并曾获重庆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副主编教材3部,参编教材2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二十余篇。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易老师、张老师
投递邮箱:cyeybsh@163.com(备注:超声国重实验室联合培养博士后应聘+姓名+博士后招聘网)
联系电话:023-62888203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天文大道288号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聘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SotVn3yXJ602L_xw0aXjVw
邮件申请时请标题注明信息来自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电话咨询时说明从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看到的博士后招聘信息。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