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订阅号或微信搜一搜“博士后招聘网”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 博士后招聘网 > 医疗机构博士后招聘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药肿瘤整合疗法重点实验室2025年博士后招聘启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药肿瘤整合疗法重点实验室2025年博士后招聘启事

信息来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作者:博士后招聘网 | 时间:2025-05-14 11:56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药肿瘤整合疗法重点实验室面向海内外招聘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诚挚欢迎相关学科的青年学者加入团队。

一、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

何大维,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儿科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临床标准委员会常委;重庆市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科技部重大专项子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1项。其中获重庆市中医药创新团队建设项目资助一项:新型靶向递送中药制剂研发创新团队。所带的硕士和博士获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3项。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医学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创新性成果被J Urology,BJU INTERNATIONAL, J Pediatric Surgery等业内权威SCI期刊收录。作为通讯作者和主要负责人制定了“隐睾诊疗的专家共识”、“小儿肾积水的专家共识”等国家级标准;参与制定了“小儿膀胱输尿管返流的专家共识”、“儿童肾母细胞瘤诊疗专家共识”和“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诊疗专家共识”等国家级儿童疾病诊疗标准,并在全国范围内应用。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华医学会科技成果三等奖等省部级奖项5项。

重点开展中西医结合泌尿生殖疾病的微创精准诊治,以及中西医结合实体肿瘤全周期管理。致力于原位组织再生、肿瘤干细胞发生及靶向药物研究,以及中药制剂的研发创新治疗研究。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科研与临床研究,在促进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融合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

王维,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学科负责人。重庆市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国家青年岐黄学者,重庆英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区域中医(肿瘤)诊疗中心培育单位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肿瘤重点专科带头人,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主任,国医大师金世元学术经验传承人及传承工作室(重庆)负责人,全国名中医王辉武学术经验传承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及传承工作室负责人,重庆市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创新研发中心主任,重庆市中医药防治肺癌传承创新团队带头人,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智慧中西医研究中心顾问,重庆市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经方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肿瘤康复分会会长、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青年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肿瘤分会常务委员、重庆市康复医学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中医肿瘤和肿瘤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委会主任委员等。曾获国家卫生健康委优秀巡讲专家、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中国康复医学会优秀康复医师、重庆十佳科技青年等荣誉称号。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中医药辅助术后、放化疗后肿瘤患者康复调理及预防肿瘤转移复发,中医药治疗放化疗后白细胞降低、免疫功能低下、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等。在亚健康状态人群治未病调理、养生防癌、癌前病变治疗方面有较高造诣。

在国内创新性提出中医“六位一体”肿瘤全程管理整合模式,并得到多位院士、国医大师等国内知名中西医专家高度评价。科研成果曾获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奖项。主持或参与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及省部级科研课题等30余项;发表SCI、CSCD等学术论文50余篇;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作重要报告100余次,先后3次受邀美国整合肿瘤医学会(SIO)大会发言。开发中医肿瘤防治新技术2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24项,其科技成果转化金额达1700余万元。已主编出版《肿瘤防治新模式研究与实践:中医“六位一体”整合模式》《肿瘤防治手册——中医“六位一体”整合模式问与答》《鼻咽癌临床康复》《肿瘤中医诊疗思辨录》学术著作4部,副主编《肺癌临床康复治疗》、《肿瘤防治科普丛书:认识肿瘤》,参编《康复医学》《食管癌临床康复》《临床肿瘤康复》《中医内科学:肿瘤分册》等专著及教材10余部。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基于“攻癌固真”理论的中医药抗肿瘤机制研究与中药新药研发;2.中医“六位一体”肿瘤全程管理整合模式治疗恶性肿瘤及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机制研究;3.中医肿瘤辨证论治的人工智能化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4.中西医康复技术等非药物疗法治疗恶性肿瘤及相关并发症的临床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

二、博士后待遇及申请条件

01、博士后待遇

1.全职博士后在站期内,实行年薪制,根据岗位分为A岗:55-103万/年,B岗:40-88万/年,C岗:30-78万/年。A、B岗为3年期,C岗为2年期。站中可申请岗位调整。且根据科研产出,享受与职工同等的高水平科技成果奖励。

2.医院提供科研启动金:A岗60万,B岗:20万,C岗:10万。

3.博士后在站期内,提供1套博士后公寓拎包入住或2000元/月的住房补贴。

4.博士后在站期间,满足相关条件可申请站中进编。

5.可参照相关规定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6.博士后在站期间申报或直聘医院“宽仁英才”项目,入选后可获得10-25万元科研经费以及500-1000元/月的人才津贴。

7.博士后出站留院后,可申请医院人才培优项目,入选后可享受不低于300万元的经费资助。

02.叠加项目资助

(1)获批各类博士后资助项目者,除享受基础年薪外,叠加享受上级部门项目资助经费,医院另外叠加资助最高20万/年。包括但不限于如下项目:

(2)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A档(即国家“博新计划”),资助标准为每人28万/年,国家资助2年;科研启动金8万元。

(3)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B、C档,B档:每人18万/年,C档每人12万/年,国家资助2年。

重庆市“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重庆市人社局给予每人两年60万元的资助,其中40万元为博士后日常经费,20万元为博士后科学基金。

(4)“香江学者计划”。资助经费为每人36万元人民币和43.92万港币(约合36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支付获选人员在港期间的生活开支、住房补贴、医疗保险、科研补助及往返旅费等。

(5)“澳门青年学者计划”。资助经费为每人36万元人民币和42万澳门币(约合36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获选人员在澳门期间的生活开支、住房补贴、社会保险以及往返旅费等。

(6)重庆市博士后国际培养交流计划项目。重庆市人社局资助30万/两年,15万/年。

03.博士后申请条件

已经或即将获得肿瘤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内科学、针灸推拿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且获得博士学位时间不超过3年;

年龄一般小于35岁(含35岁),身体健康,可全职进行博士后研究;

A岗:在IF≥20且分区1区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科研论著1篇,或者在IF≥10且分区1区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科研论著2篇;

B岗:在IF≥7且分区2区及以上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科研论著1篇,或者在IF≥5且分区3区及以上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科研论著2篇;

C岗:在IF≥3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科研论著1篇。

(以上作者身份均要求为独立第一作者或共一排一,分区均为中科院分区,条件优秀者可一事一议)。

能够独立开展课题研究,熟练进行SCI论文写作;具有强烈的责任心、高尚的职业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科研潜质。科研、学术等方面无不良诚信记录。

人事关系与档案须转到我院管理。

三、实验室简介

中医药肿瘤整合疗法重点实验室是重庆市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开展高水平中医药科学研究、培养中医药科技创新人才、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的重要平台。实验室紧密围绕国家及重庆市的科技和健康发展的战略目标,以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何大维教授“中西医结合肿瘤靶向精准治疗”、国家级名老中医王辉武教授“心神使道论”和国家青年岐黄学者王维教授“六位一体”肿瘤全程管理整合模式为主要指导思想,开展具有基础性、前沿性和战略性的转化医学研究。团队以中医肿瘤学、中医基础医学研究课题组为基础,以生物医学、智能感知与数据科学、应用统计学、软件工程研究等课题组为支撑,形成“医学牵头,交叉并进,多学科协同攻关”的学科布局。

团队涵盖了中医学、中药学、肿瘤学、基础医学、生物医学、智能感知与数据科学、应用统计学、软件工程等多学科,具备良好的独立研发和协作基础。团队领军成员中,全国名老中医1名,国家“青年岐黄学者”1名,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1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2名,重庆医学青年拔尖人才1名。团队成员主持国家中医管理局行业专项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肿瘤智能化研究相关科研课题30余项,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医学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在主要研究领域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开发中医肿瘤防治新技术3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获得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科技成果转化金额超2000万元。

四、简历投递

请申请人将如下材料的压缩包发送至1539932743@qq.com:

邮箱主题请注明“应聘博士后+重医附二院中医药肿瘤整合疗法重点实验室+意向导师+姓名+博士后招聘网”,申请材料包括:

1.完整的个人中文简历(PDF),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和自我评价、主要科研技能、过去科研总结等,统一成PDF文件;

2.代表性成果全文;

3.其它能够说明科研和工作能力的材料。

政策咨询

博士后相关政策请咨询人事处

联系人:易老师、张老师;电话:023-62888203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聘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p7qbtRfJE9oHz9qtdesLyQ

请您在邮件申请时在标题注明信息来自: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电话咨询时说明从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看到的博士后招聘信息。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

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

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ID:boshihoujob

发布博士后招聘信息 + 微信群

博士&博士后社群

  • 博士后招聘群
    320560656

  • 哲学博士群
    934079716

  • 经济学博士群
    945762011

  • 法学博士群
    934096817

  • 教育学博士群
    934118244

  • 文学博士群
    934106321

  • 历史学博士群
    945803407

  • 理学博士群
    487556986

  • 工学博士群
    596456271

  • 农学博士群
    114347294

  • 医学博士群
    136664155

  • 管理学博士群
    797229360

Copyright©2018-2025 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 版权所有 皖公网安备 34070202000340号

www.boshihoujob.com 皖ICP备18007485号-1

本网站所有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专注服务于海内外博士后研究人员。

博士后招收信息发布请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微信号:bshjob001。
联系时请注明单位名称(如:单位名称+博士后招收信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