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日前出台人才工作条例 以人才立法为聚才护航
信息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 作者:admin | 时间:2017-11-17 11:06
【简介】博士后招聘网整理分享“深圳日前出台人才工作条例 以人才立法为聚才护航”,浏览查询更多博士后招聘计划请访问博士后招聘网。
11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深圳继2002年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市场条例》后,再一次为人才立法。
《条例》对深圳的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与流动、人才评价、人才激励、人才服务与保障等工作进行了全面布局。透过68条人才新规,约束力、改革力、吸引力三个关键词跃然纸上。
关键词:约束力
人才工作成为各级各部门法定职责
人才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制度的竞争。“以人大立法形式推动人才工作,就是希望提升人才制度的刚性约束力。”在《条例》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委组织部副巡视员、部务会成员张谦开宗明义。
《条例》以立法形式推动人才工作齐抓共管、整体联动,还从“规划先行”的层面保障人才工作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在领导机构方面,明确了市人才工作综合主管部门、各级各部门人才工作的法定职责。在规划编制方面,规定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人才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产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专项规划应当将人才工作作为重要内容。
不履职就追责!《条例》明确,要追究未依照《条例》规定履职的单位和个人的相应责任。“该做的人才工作没有做,以后就算违法了。”许多人才工作者对记者表示,法的约束力确实是一般规定难以企及的。
各类人才因深圳人才立法雀跃不已。今年引进到深的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徐政和表示:“人才立法非常重要,既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也告诉大家现有人才政策是长效的,让想来深圳的、来了深圳的人才都对深圳充满信心。”
关键词:改革力
破除阻碍人才流动的各种壁垒
“《条例》打通了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称互评通道,这个重大改革让我们技能人才感到振奋!”今年获评“鹏城工匠”的深圳市康灿科技有限公司电工高级技师周锋难掩激动。《条例》规定,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技能人才可申请评定工程技术员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反向亦可。
“《条例》改革力爆表!”许多人才在采访中表示,能真切感受到深圳在着力消除制约人才发展的各种障碍,构建最开放活跃的市场机制。
一些阻碍人才流动的壁垒终被打破。除了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互认,“吸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优秀人才进入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由财政资金投入为主的科研设备与仪器应当向相关人才开放共享”都成为深圳法定条款。
一边“破壁”,一边“松绑”。《条例》放宽或取消对人才的多种限制,比如,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吸引企业创新人才兼职,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业等。
各种权限充分向用人主体下放。最受关注的条款是,取消非学历教育办学机构、职业培训机构设立和人力资源服务两项行政许可事项,改为登记备案制;明确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评定工作,可由符合条件的行业协会、学术团体承接。
关键词:吸引力
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双轨推进人才激励
作为一座创新之城,深圳集聚了华为、腾讯等一大批创新企业,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016年近2万件,占全国的46.6%,连续13年居国内第一。保护知识产权,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是深圳广大创新人才的诉求,也是激励人才创新创业的基本保障。
《条例》用四条内容,推行深圳“史上最严”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明确建立健全侵权预防、预警和应对机制;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建立人才信用诚信系统,实行人才失信惩戒机制;明确对重大知识产权保护活动,可由政府提供支持和帮助;鼓励知识产权证券化,创新知识产权投融资产品,完善知识产权信用担保制度。
人才激励瞄准高精尖缺人才、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提升激励政策竞争力,让人才“名利双收”。
物质奖励让创新创业人才的钱包鼓起来。《条例》提出,由市政府发布“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指引”,单位按照指引制定本单位奖励和报酬制度或者与科技人员约定奖励和报酬;明确规定市、区财政性资金资助项目所产生的科技成果,可约定项目科研负责人及其团队和所在单位共享科技成果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此外,鼓励国有企业采取股权、分红等方式激励人才,并专门提出这种激励面向科研、经营管理、高技能等各类人才。
精神激励的力度也有大幅提升。《条例》明确每年11月1日为“深圳人才日”,在全社会营造尊才爱才的良好氛围。建立人才荣誉和奖励制度,由市、区人民政府对有重大贡献的各类人才授予荣誉称号,并给予奖励。
吸引力还体现在人才软环境上。对此,《条例》拿出了一系列干货。比如,建立人才管理服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定人才公共服务清单,放宽人才服务业准入限制、设立人才发展基金和人才创新创业基金、构建全市统一的人才综合服务平台等。
在寸土寸金的深圳,人才对住房尤为关注。《条例》把提供人才安居保障纳入市、区住房保障部门的法定职责,并规定人才安居政策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时调整。张谦在《条例》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十三五”期间,深圳将为人才提供30万套人才住房,是过去五年的4.5倍。
从《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市场条例》到《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深圳建立现代法治化人才法规体系又迈出了坚实一步。有了人才法治保障,这座因人才而兴、因人才而盛的移民城市,正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广聚天下英才。
请您在邮件申请时在标题注明信息来自: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电话咨询时说明从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看到的博士后招聘信息。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