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订阅号或微信搜一搜“博士后招聘网”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 博士后招聘网 > 高层次人才资讯 > 上海构建人才工作共建共享共管机制

上海构建人才工作共建共享共管机制

信息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 作者:admin | 时间:2016-01-20 17:06

【简介】博士后招聘网整理分享“上海构建人才工作共建共享共管机制”,浏览查询更多博士后招聘计划请访问博士后招聘网

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组织部门承担人才工作牵头抓总职能,需努力打破体制内外的藩篱,实现人才的资源共享、统筹协调、制度衔接和服务贯通,最大限度发挥区域人才整体合力。

优化设置“三级联动”架构,打造人才共建“组织链”

发挥党管人才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党组织对人才工作的引领作用。借助区域化党建平台,扩大人才工作覆盖面,切实发挥好区级引领、街镇承载、村居延伸作用,改变人才工作“上面热、中间温、下面冷”的局面。面上统筹引领,强化带动力。树立起区域人才工作一盘棋思想,淡化地域间“楚河汉界”,打破“党组织隶属关系、企业所有制性质”的壁垒,形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大人才观。组织设置要从封闭、各自为政向开放、有机联系转变;管理方式要从垂直管理向区域整合转变,条块分割向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转变;载体平台要从单一、单向向多元、多维转变。块上承载落实,形成推动力。人才服务和管理功能要更多向街镇延伸,为辖区内人才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街镇人才主管部门要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一方面紧紧融入区级层面的区域化人才工作大网格,发挥自身的资源承载和资源输出功能,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完善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区域化人才组织体系,协调驻区单位抓好抓实人才工作。点上对接延伸,激发能动力。村居一线要着力增强人才工作意识,完善人才工作制度。将人才工作纳入基层党员议事内容,形成有效的抓手和载体,吸纳驻区单位、群众团体、社会组织参与到人才工作中来。同时要发挥好居民区服务体系对于居住在辖区内人才的直接管理与服务作用。

加强“人才+项目”资源对接,打造人才共享“运行链”

“单打独斗”不如“联手共赢”,区域化党建平台应该打造成为区域人才和项目合作共赢的重要载体,使人才资源、企业项目、科研成果能够走出企业、走出行业,推动“结对联姻”、借脑创新、融合发展。加强人才与人才的“物理对接”。以人才发展需求为导向,构建互助式、带动式、互促式人才对接模式,拓展区域人才交流互动渠道,发挥国际化高端人才、行业领军人才对创新创业人才、中低端人才的带动作用。加强人才信息化建设,注重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人才工作,如建立覆盖全区域的党政干部人才、科研人才、技能人才、教育培训人才等信息数据库,做好人才信息更新、交换和发布工作,使区域人才信息互联互通,促进人才市场供需平衡。加快人才与项目的融合效应。突破以往纵向的行政沟通形式,使区域内人才、项目信息横向畅通,为项目吸引人才、人才融入项目提供载体。加剧产学研用合作的“化学反应”。通过资源整合,推动各类成果对接转化,形成彼此受益、合作共赢的生动局面。着力打通科研人才流动通道,促使科研人才资源和力量向企业、生产一线倾斜,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在履行所聘岗位职责的前提下到企业兼职,使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不断拓宽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工作的路径,推动社会组织、海外机构、人力资源中介等各类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引进、人才评价等关键环节,支持鼓励企业、科研机构、投资机构、行业组织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众创空间建设运营,实现资金共同投入、项目共同开发、技术共同攻关、利益共同分享。

推动区域合作常态化,打造人才共管“机制链”

人才工作要实现区域化整体发展,必须要有一套顺畅、可行、管用的工作机制予以保障,要通过沟通协商机制、双向服务机制、典型培育机制,形成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面对点多维度、多层次的工作合力。建立沟通协商机制。加强人才职能部门之间的经常性联系,调动各方面抓好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建立区域化人才工作例会制度,定期通报和交流区域人才工作发展情况,商讨和推进相关人才项目的实施,抓好区域人才工作的长期发展规划、阶段目标、重点任务的落实。建立双向服务机制。区级人才主管部门要加强与街镇、村居人才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积极为其提供各类人才和项目资源,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街镇、村居人才主管部门要主动参与区域人才工作,积极献计献策,提供辖区内人才和项目资源为区域服务。建立典型培育机制。强化榜样示范、典型引领的功能,加大对优秀人才、优秀人才工作者的培育、发现和挖掘,形成典型培育的长效化机制。

请您在邮件申请时在标题注明信息来自: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电话咨询时说明从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看到的博士后招聘信息。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

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

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ID:boshihoujob

发布博士后招聘信息 加入博士人才库

博士&博士后社群

  • 博士后招聘1号群
    799173148

  • 博士后招聘2号群
    373726562

  • 哲学博士群
    934079716

  • 经济学博士群
    945762011

  • 法学博士群
    934096817

  • 教育学博士群
    934118244

  • 文学博士群
    934106321

  • 历史学博士群
    945803407

  • 理学博士群
    934102752

  • 工学博士群
    945827064

  • 农学博士群
    114347294

  • 医学博士群
    729811942

  • 管理学博士群
    797229360

Copyright©2018-2023 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7485号-1 皖公网安备 34070202000340号

本网站所有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专注服务于海内外博士后研究人员。

博士后招收信息发布请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QQ:878065319,微信号:bshjob001。
联系时请注明单位名称(如:单位名称+博士后招收信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