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订阅号或微信搜一搜“博士后招聘网”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 博士后招聘网 > 高校博士后招聘 > 安徽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2025年诚聘特任副研究员和博士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2025年诚聘特任副研究员和博士后

信息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 | 作者:博士后招聘网 | 时间:2025-10-17 16:1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全生命周期健康与慢性病精准预防课题组致力于从生命历程角度探究慢性病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人群干预措施,重点关注可改变因素(例如膳食营养、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在慢性病的病因基础和精准预防中的作用和机制。建有庐江队列、出生队列、儿童青少年队列、专病队列等人群队列以及人群生物样本库。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特任副研究员、博士后若干名。

一、招聘岗位:特任副研究员

01岗位要求

(1)具有公共卫生、医学、生物学或精神心理健康领域的博士学位,尤其是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发育行为儿科学、认知与发展心理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生物信息学等专业的博士学位或相关工作经历者。具有大型人群队列或随机对照干预试验研究经验、或者擅长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者优先。

(2)已有两年或以上的博士后经历,有良好的论文发表经历。

(3)遵纪守法,有严谨的科研精神,具备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英文文献阅读和写作能力。

(5)热爱科研工作,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项目执行力。

02薪酬待遇

(1)薪酬福利:按学校特任副研究员资助规定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具体薪酬面议,额外享有课题组特任副研究员补贴和奖金。优秀者还有机会申请学校及中科院各类支持项目。

(2)生活福利:可申请学校周转房;子女可在科大幼儿园、附小、附中就学。

(3)满足规定条件,通过学校选聘,可申请转为固定教职。

二、招聘岗位:博士后

01岗位要求

(1)具有公共卫生、医学、生物学或精神心理健康领域的博士学位,尤其是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发育行为儿科学、认知与发展心理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生物信息学等专业背景或相关工作经历者;具有大型人群队列或随机对照干预试验研究经验,或者擅长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者优先,也欢迎具有脑功能和组学研究经验者申请。

(2)已取得博士学位或者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通过,有良好的论文发表经历。

(3)遵纪守法,有严谨的科研精神,具备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4)热爱科研工作,具有较强的合作能力,勤于思考,有上进心。

02薪酬待遇

(1)薪酬福利:按学校博士后资助规定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具体薪酬面议,额外享有课题组博士后补贴和奖金。优秀者还有机会申请学校及中科院各类支持项目。

(2)生活福利:可申请学校周转房;子女可在科大幼儿园、附小、附中就学。

(3)聘期3-6年,入职2年后可申请转特任副研究员。

请将申请材料(个人简历、代表性论文及其他成果)发送至轩云老师邮箱(xuany@ustc.edu.cn)并抄送意向合作导师(邮箱见以下导师简介),请注明“特任副研究员/博士后申请_本人姓名_博士后招聘网”。

三、合作导师简介

包巍

特任教授

博士生导师

包巍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执行院长、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曾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从事流行病学博士后研究,历任美国爱荷华大学流行病学助理教授、副教授并获终身教职(Tenured)。长期从事慢性病流行病学与妇女儿童健康研究,从生命历程角度探讨慢性病的病因、危险因素和代际效应,尤其关注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膳食营养、生活方式、环境因素与生物标志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NIH和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的研究项目。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其中90余篇以通讯作者发表于JAMA、BMJ、LancetDiabetes&Endocrinology、JAMAInternalMedicine等期刊。兼任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慢病控制分会常委、中国健康管理协会生活方式医学分会副会长等。

Email:wbao@ustc.edu.cn

徐桂凤

特任教授

博士生导师

徐桂凤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发育行为疾病亚专科主任。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长期从事儿童发育行为障碍疾病(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障碍、抽动症等)的门诊和研究,从“生命历程健康发展理论”和“生物-心理-社会理论“出发,聚焦儿童发育行为障碍疾病的病因、生命早期危险因素、长期健康结局以及预防干预研究。主持科技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等。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于JAMA、BMJ、JAMAPediatrics、JAMANetworkOpen等国际学术期刊。兼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发育行为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发育行为学组委员、BMJMentalHealth杂志AssociateEditor。

Email:xguifeng365@ustc.edu.cn

荣爽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荣爽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究员、临床营养科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营养健康研究中心负责人。曾任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主任、武汉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营养系主任。获亚洲营养学会联合会青年领导人奖、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入选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长期从事膳食营养与健康老龄化相关研究,独立主持中国广场舞人群队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面上项目(2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课题2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90余篇于Journal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Neurology、DiabetesCare、AmericanJournalofClinicalNutrition等国际期刊。兼任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神经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Email:rongshuang@ustc.edu.cn

刘步云

特任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刘步云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青年人才项目、安徽省海外引才计划项目、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大青年创新重点基金等。长期从事慢性病流行病学,重点关注肥胖相关慢性病、母婴健康、女性终身健康。发表SCI论文90余篇,其中多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于BMJ、LancetDiabetes&Endocrinology、LancetPlanetaryHealth、JAMAPediatrics等期刊。兼任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常委,曾任美国营养学会营养流行病学分会委员。

Email:buyunliu@ustc.edu.cn

吴非同

特任教授

博士生导师

吴非同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长期致力于儿童血脂健康及全生命周期心血管风险预防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JAMA、Circulation、JAMAPediatrics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获澳大利亚国家卫生医学研究委员会青年基金、澳大利亚教育部奋进新兴领导者基金、美国骨骼与矿物质研究协会JohnHaddad青年学者奖等多项国际学术奖项。

Email:feitongw@ustc.edu.cn

单位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为“两弹一星”事业而建立的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理工科大学。

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

中国科大生医部是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科学院三方共建,于2017年12月23日揭牌成立,包括生命科学学院、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研究院、附属第一医院。成立以来,学部以“理工医交叉融合,医教研协同创新,生命科学与医学一体化发展”的“科大新医学”模式为指引,全面对接全球创新资源、集聚全球创新人才,引领生命科学与医学前沿技术创新与临床转化,取得了一系列成绩。2020年以来,以第一单位在《Science》、《Nature》、《Cell》、《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四大顶级期刊上共发表论文18篇。有9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免疫学、药理学和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微生物学)。学部现有正高级教学科研人员、博士生导师125人,其中包括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7名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13名教育部人才计划入选者,20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5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6名国家海外引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

中国科大公共卫生研究院

中国科大公共卫生研究院于2022年11月16日揭牌成立,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和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积极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弘扬“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优良传统,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新医科建设为抓手,坚持“理工医交叉融合、医教研协同创新、生命科学与医学一体化发展”的“科大新医学”理念,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三方共建的科技研发机构,挂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是“科大新医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聘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fNksEwn90dL3s_lDgb-BvQ

邮件申请时请标题注明信息来自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电话咨询时说明从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看到的博士后招聘信息。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

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

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ID:boshihoujob

发布博士后招聘信息 + 微信群

博士&博士后社群

  • 博士后招聘群
    320560656

  • 哲学博士群
    934079716

  • 经济学博士群
    945762011

  • 法学博士群
    934096817

  • 教育学博士群
    934118244

  • 文学博士群
    934106321

  • 历史学博士群
    945803407

  • 理学博士群
    487556986

  • 工学博士群
    596456271

  • 农学博士群
    114347294

  • 医学博士群
    136664155

  • 管理学博士群
    797229360

Copyright©2018-2025 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 版权所有 皖公网安备 34070202000340号

www.boshihoujob.com 皖ICP备18007485号-1

本网站所有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专注服务于海内外博士后研究人员。

博士后招收信息发布请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微信号:bshjob001。
联系时请注明单位名称(如:单位名称+博士后招收信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