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医药大学经方防治重大疾病团队2025年博士后招聘公告
c01导师简介
刘松林,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湖北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湖北时珍实验室(省级实验室)副理事长、常务副主任,湖北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伤寒学学科带头人。为人事部、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医大师梅国强传承工作室负责人,王琦书院湖北分院院长。主要从事《伤寒论》的教学、中医药临床及中医证候、经方防治重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
在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3项,主持其他省部级研究课题10余项;主编、副主编教材3部,参编教材、教学参考丛书10余部;主编著作5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全国高等中医药优秀教材奖1部,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项;获湖北省人民政府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湖北省“楚天英才计划”医疗卫生人才(医学领军人才)。
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仲景传承与创新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委员会指导专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第六届编委会常务编委、《时珍国医国药》杂志副主编。
02团队介绍
本团队隶属于伤寒学重点学科,正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研究。依托湖北时珍实验室、中药资源与中药复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与资源,覆盖中医基础研究、临床转化的支撑体系。
团队近5年获批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课题50余项,其中在代谢疾病领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4项,科技成果转化累计10余项,总经费超4000万元,发表高水平论文30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软件著作权5项。
团队现有师资40人,国家级、省部级人才15人,博士后8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2人、硕士研究生45人。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基于古籍溯源、文献研究与临床大数据,系统阐释糖脂代谢疾病的核心病机演变规律;运用流行病学与人工智能技术,解析糖脂代谢疾病中医证型的动态演变特征。
基于代谢组-基因组-微生物组等多维数据,构建糖脂代谢疾病病证演变的动态模型,探讨中药的肠道生物转化规律及物质基础研究。
以肠道微生态和代谢疾病为导向,开展临床疗效研究和中药资源开发。
仲景理论及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研究,仲景证候发生机制研究;经方治疗脾胃及代谢疾病作用及机制研究;经方治疗神经免疫疾病作用及机制研究。
03招聘要求
1.热爱祖国,政治立场坚定,身体健康,品德良好,工作认真且能适应岗位需要。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岁,特别优秀者可放宽;
2.具有西医学、药学或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背景,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或应届博士毕业生,近3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不少于3篇,影响因子≥8.0至少1篇,或累计影响因子≥15.0;
3.具有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具有良好的实验技能和英文阅读、写作能力,能独立负责课题方向,完成研究工作;
4.符合湖北中医药大学博士后有关管理规定。
04相关待遇
1) 薪酬表介绍(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2) 科研资助
学校提供10万元经费支持博士后在站期间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同时,鼓励合作导师、课题组及设站学院为在站博士后提供科研津贴。
3) 安家生活补贴
对当年出站且首次就业与我校签订3年及以上聘用合同的博士后,学校协助本人申请安家生活补贴,每人30万元,分3年发放。
05联系方式
联系人姓名:岳老师
电话:13545366659
邮箱:yueyingyingelais@163.com(邮件主题标明为“应聘岗位+姓名+博士后招聘网”)
学校地址: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16号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聘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XdRZIx5uc5NadIvM4J4cJA
来源:湖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