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博士后招聘网 > 医疗机构博士后招聘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大脑疾病与衰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5年诚聘海内外英才(含博士后招聘)

一、实验室简介

重大脑疾病与衰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202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部委级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重医附一院。

该实验室聚焦精神疾病的核心病理机制,深入挖掘疾病异质性与关键干预靶点,开展贯穿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的全链条科研工作;结合多模态数据、人工智能算法与神经调控模型,构建机制解析、靶点筛选与功能验证相融合的研究体系,推动科研成果高效转化为精准诊疗策略。团队前瞻性构建并不断完善集基础实验、生物信息分析与多中心临床验证于一体的三位一体技术平台体系:

◎临床研究平台建立了面向精神疾病高风险人群的前瞻性队列,联合多家中心开展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并系统采集与分析真实世界数据,支撑疾病预测模型构建、分层干预评估与临床路径优化;

◎生物信息学平台整合多组学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用于病理机制建模、亚型划分与靶点挖掘;

◎基础验证平台涵盖分子、细胞与动物多层级实验,支撑关键科学假说与候选靶点的深入验证。

团队致力于构建“机制解析—靶点发现—功能验证—临床转化”的闭环式研究体系,为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与个体化治疗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该实验室主任为重医附一院精神科主任、重庆医科大学精神医学系主任周新雨教授,副主任为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系主任王超教授、重大神经精神疾病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国俊教授。

二、实验室研究方向

1. 精神疾病发病机制研究

探索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精神疾病在分子、细胞与神经环路层面的核心病理机制。

2. 疾病异质性与精准分型

运用多组学技术、影像学和人工智能方法,解析精神疾病的生物学异质性,推动患者精准分型与亚型识别。

3. 生物标志物与早期预警研究

基于高危人群前瞻性队列,识别精神疾病早期风险信号,开发可用于预测和干预的多模态生物标志物。

4. 靶点发现与功能验证

挖掘潜在治疗靶点,并通过细胞、动物模型开展功能验证,揭示关键作用通路。

5. 临床转化与干预策略优化

依托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与真实世界数据,评估干预效果,推动基础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

三、岗位与需求

01、研究系列岗位

1)岗位职责

牵头承担科研项目,开展独立研究;设计并组织课题研究方案;指导研究团队工作。

2)专业要求

博士及以上学历,精神病学、神经病学、生物信息学、智能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

3)任职要求

具备独立承担项目经验。

4)优先条件

有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经验;在高影响力期刊发表一作/通讯作者论文者优先;高级/资深研究员。

02、博士后

1)岗位职责

承担实验室核心方向课题研究;撰写高水平论文及申请科研项目;协助指导研究生。

2)专业要求

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临床医学类专业。

3)任职要求

具备良好科研训练背景;具有较强的英文写作与独立科研能力。

4)优先条件

在分子神经科学、多组学、影像分析、AI模型等领域具研究基础者优先。

03、科研辅助人员(技术员)

1)岗位职责

多组学、统计学等数据处理与建模分析;参与AI方法开发与模型验证。

2)专业要求

硕士及以上学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信息学、统计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等专业。

3)任职要求

熟悉Python、R、MATLAB等分析工具。

4)优先条件

有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经验,参与过医疗健康相关项目优先。

04、科研辅助人员(技术员)

1)岗位职责

承担实验室基础实验操作。

2)专业要求

本科以上学历,生物学(门类)、基础医学(门类)、神经病学、精神病学。

3)任职要求

实验室3年以上技术员工作经验。

4)优先条件

神经电生理工作基础优先。

05、科研助理

1)岗位职责

协助完成实验设计、数据采集。

2)专业要求

硕士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学(门类)、基础医学(门类)、心理学等相关专业。

3)任职要求

熟练掌握常用办公软件。

本公告用于接收简历,具体招聘事项以重庆市人社局或重医附一院正式招聘公告为准。

有意者请将个人简历及其它能够说明科研能力的材料,统一以PDF文件的形式,按照“姓名-应聘职位名称”的方式命名,发送至指定邮箱:zhouxinyu@cqmu.edu.cn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聘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P3NrcUlYsBpCRGljGZOq4Q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